在线办公
收录数据库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 美国《石油文摘》(PA)
  • 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在线人数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3期 Previous    Next
沉积·储层
川西北部泥盆系观雾山组沉积相新认识——以大木垭剖面与何家梁剖面为例
熊连桥1,2,姚根顺2,3,沈安江2,3,陈剑4,熊绍云2,3,郝 毅2,3
海相油气地质.2017,22 (3): 1-11.  
摘要 ( 857 )     PDF( 591 )

川西泥盆系观雾山组沉积相研究缺乏横向对比,沉积模式还存在争议。根据川西北部白家乡大木垭剖面与何家梁剖面实测成果,对中泥盆统观雾山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认为:大木垭剖面与何家梁剖面观雾山组为碳酸盐镶边台地沉积,期间发生短暂的碳酸盐缓坡化;桂溪剖面观雾山组同属碳酸盐台地边缘,观雾山组中段发育开阔台地深水沉积,并不是前人认为的潟湖沉积。研究区碳酸盐镶边台地包括台地边缘和前缘斜坡两种亚相,前缘斜坡亚相发育于何家梁剖面,以塌积岩沉积为标志。碳酸盐缓坡包括深水缓坡和浅水缓坡两种亚相。随着海平面变化,观雾山组碳酸盐岩发育三个沉积旋回,第一、第三沉积旋回为镶边台地沉积,第二沉积旋回为碳酸盐缓坡沉积。观雾山组沉积微相对储层的分布起控制作用:生物碎屑滩和上斜坡微相为有利储层发育相带;生物礁中在油气运移之前形成的溶蚀孔洞已被白云石和方解石充填,滩间微相泥质(泥晶)白云岩不利于溶蚀孔洞形成,这二者均不是有利储层发育相带。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相演化模式研究
于 洲1,丁振纯1,吴东旭1,董 岩2,郭 婷3,刘 文3
海相油气地质.2017,22 (3): 12-22.  
摘要 ( 692 )     PDF( 448 )

通过野外露头、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测井资料,综合古气候、古沉积格局分析,系统地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微相类型,并建立了沉积相演化模式。研究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期具有“隆洼相间型”和“平底锅型”两种古沉积格局并存的特征;(2)主要发育9种微相类型,根据不同海平面高度的沉积微相平面组合类型,可将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细分为海侵初期、中期和末期,海退初期、中期和末期等6个演化阶段;(3)古气候、古沉积格局和海平面升降变化共同控制了马家沟组生储盖分布,指出位于海侵期的东部隆起带及邻近区域发育的颗粒滩和白云岩坪,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有望成为一个碳酸盐岩勘探新领域。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相与沉积演化模式
罗少辉1,李九梅2,3,张旭光1,张长建1,岳 勇1
海相油气地质.2017,22 (3): 23-29.  
摘要 ( 720 )     PDF( 542 )

在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及古生物等相关资料分析,以地震地层学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为指导,对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可划分为台地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陆架内缘斜坡和陆棚等6种沉积相,并明确了研究区奥陶纪各期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总结了纵向上的沉积演化规律为:早奥陶世早期发育台地潮坪相;早奥陶世晚期随着海平面的持续缓慢上升,过渡为局限台地相;中奥陶世演化为开阔台地相;晚奥陶世早期演变为斜坡相,至晚奥陶世中晚期则发育陆棚相沉积体系。综合考虑古地理沉积环境、沉积相平面组合规律及控制因素,建立了玉北地区奥陶系沉积演化模式。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微地貌及岩溶发育模式
张庆玉1,2,梁 彬2,曹建文1,2,淡 永2,李景瑞2,陈利新3
海相油气地质.2017,22 (3): 30-36.  
摘要 ( 671 )     PDF( 324 )

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应用“印模与残厚组合法”恢复岩溶古地貌,在4种二级地貌类型(岩溶高地、岩溶陡坡地、岩溶缓坡地和岩溶盆地)划分的基础上,将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进一步划分为峰丛洼地、丘峰谷地、溶丘洼地、峰丛垄脊沟谷、峰丘洼地、丘丛垄脊沟谷、岩溶谷地、溶丘平原等8种三级地貌类型。并在垂向岩溶分带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不同古岩溶地貌条件下的岩溶发育特征及充填机制。研究认为:岩溶高地为区域补给区,发育溶蚀裂缝和溶洞系统;岩溶陡坡地为补给-径流区,以高角度溶蚀裂缝为主;岩溶缓坡地为地下水径流区,发育暗河管道系统;岩溶盆地为排泄区,岩溶缝洞充填程度高。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 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董 岩1,王少依2,柏淑英3,王 川1
海相油气地质.2017,22 (3): 37-46.  
摘要 ( 643 )     PDF( 282 )

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测井资料解释为基础,结合孔隙充填物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奥陶系上组合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类及次生灰岩。储集空间以硬石膏结核溶模孔为主,溶蚀孔洞、晶间孔次之,裂缝对储层储渗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孔隙度<2%的居多(占73.8%),渗透率<0.01×10-3 μm2的最多(占86.6%)。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控制:处于相对高能环境的砂屑滩、(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岩溶作用及白云石化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与之伴生的充填作用、压实作用及次生灰化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

勘探评价
川东南武隆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富集区分析
何 利1,2,宋春彦1,2,谭钦银1,2,程锦翔1,2,王瑞华1,2,杨贵来1,2
海相油气地质.2017,22 (3): 47-56.  
摘要 ( 759 )     PDF( 386 )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及样品测试分析,结合前人研究的结果,对川东南武隆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的基础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指出五峰组与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于深水陆棚环境,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分布广,埋深适中(300~3 500 m),脆性矿物含量较高,TOC主要分布于2%~5%之间,热演化程度处于高成熟—过成熟早期阶段,发育溶蚀(微)孔、粒间微孔、粒内微孔、有机质孔及微裂缝等,并通过综合信息叠合分析,提出了5个页岩气富集区。

勘探技术
碳酸盐岩(鲕粒灰岩)最小压实量定量评价新方法——以大巴山断褶带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灰岩为例
王正和1,2,余 谦1,2,戴 婕1,2
海相油气地质.2017,22 (3): 80-84.  
摘要 ( 633 )     PDF( 302 )

为了定量研究碳酸盐岩压实量,通过对大巴山断褶带下三叠统野外露头鲕粒灰岩样品,以及其中的鲕粒形态的观察与研究,认为样品中鲕粒的碟状形态是压实(压应力)作用所形成的,而且鲕粒的这种碟状形态是确认鲕粒灰岩压实作用最直观、最可靠的依据。探讨了不同成因的异形鲕粒的鉴别方法,提出了用压实变形的鲕粒来定量评价压实量的方法。考虑到鲕粒在开始变形以前还会存在一定的压实,样品中的鲕粒灰岩的最小压实量可达41.7%。

基于岩性相单元的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质量精细评价——以珠江口盆地HZ25-7构造古近系文昌组为例
杨玉卿1,崔维平1,冯进2,张伟1
海相油气地质.2017,22 (3): 85-94.  
摘要 ( 781 )     PDF( 399 )

针对深层系储层勘探评价中遇到的岩性复杂、物性变化大的难题,以珠江口盆地HZ25-7构造古近系文昌组低孔低渗储层为例,利用电成像测井纵向分层的高分辨率优势,在宏观岩性识别和沉积层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以微尺度的岩性相为单元,共划分出14种岩性相类型,分析了目的层段2种河道单元内部的岩性相组合序列,揭示了储层纵向上的非均质性特征。根据岩心物性分析并刻度常规测井和电成像测井,对各类岩性相单元开展物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成岩作用背景下,粒度和沉积层理构造对物性有明显控制作用:随着粒度由粗变细,层理构造由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到块状层理,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在文昌组寻找优质储层,应以河道单元中上部岩性较粗且交错层理发育的高能沉积岩性相单元为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