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信息 |
|
主管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 编:熊湘华
副主编:张润合 黄革萍
通讯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920号
《海相油气地质》编辑部
电话:(0571)85224922,
85224923,85224932
传真:(0571)85229509
邮政编码:310023
电子邮箱:
mopg_hz@petrochina.com.cn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2-9854
国内统一刊号:CN 33-1328/P
广告许可证号:330004000051
国内发行:
《海相油气地质》编辑部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
集团有限公司
|
|
|
|
|
|
|
|
|
沉积·储层
|
|
|
|
|
深水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与储层发育控制因素—以中东H油田白垩系Khasib组为例--张 杰1,2,乔占峰1,2
,王友净3,王 鼐3,吕 洲3
(page:1-10)
|
|
|
|
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生物扰动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王根久1,宋新民1,刘 波2,石开波2
(page:11-20)
|
|
|
|
伊拉克H油田上白垩统Hartha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地质建模--吕 洲1,杜 潇1,王友净1,张 杰2,李 楠1,王 鼐1,王 君1,洪 亮3,郝晋进3
(page:21-32)
|
|
|
|
伊拉克东南部白垩系塞诺曼阶—土伦阶下部沉积微相与沉积模式--李峰峰1,叶 禹1,2,郭 睿1,田中元1,高盛恩1
(page:33-44)
|
|
|
|
阿联酋东鲁卜哈利盆地白垩系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叶 禹1,2, 李柯然3,杨沛广1,李立基3,罗贝维1,宋金民3,段海岗1,夏 舜3,张庆春1
(page:45-54)
|
|
|
|
碳酸盐台地内下切谷的识别及其意义—以伊拉克H油田上白垩统Mishrif组为例--邵冠铭1,2,乔占峰1,2,曹 鹏1,2,张 杰1,2,孙晓伟1,2
(page:55-62)
|
|
|
|
伊朗A油田白垩系Sarvak组隔夹层地质特征及成因--王 鼐1,王秀姣2,李 楠1,刘玉梅1,林腾飞1,王伟俊1,董俊昌1,杨 双1,罗贝维1
(page:63-70)
|
|
|
|
巨厚灰岩油藏中隔夹层与高渗层成因与发育规律—以伊拉克H油田Mishrif组为例--乔占峰1,2,孙圆辉3,曹 鹏1,2,朱光亚3, 邵冠铭1,2,王拥军3,张 杰1,2,孙晓伟1,2
(page:71-83)
|
|
|
|
南美玛德莱德迪奥斯盆地深层二叠系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以秘鲁58区块二叠系Copacabana组为例--赵永斌,田作基,阳孝法,刘亚明,马中振,周玉冰,王丹丹,韩 杰
(page:84-92)
|
|
|
|
滨里海盆地D-I、II区块石炭系碳酸盐岩沉积模式与沉积相演化--王雪柯,王 震,王燕琨,尹继全,郑俊章,王琦峰
(page:93-102)
|
|
|
|
哈萨克斯坦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侯 珏1,林雅平1,赵文琪1,罗 曼1,2,李建新1,王淑琴1
(page:103-112)
|
|
|
|
期刊检索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