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收录数据库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 美国《石油文摘》(PA)
  • 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在线人数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1期 Previous    Next
沉积·储层
南海北部大陆架莺琼盆地新生代海平面变化
谢金有,祝幼华,李绪深,麦文,赵鹏肖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49-58.  
摘要 ( 172 )     PDF( 209 )

南海北部大陆架莺琼盆地是建立西太平洋新生代海平面变化的关键地区之一。基于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资料所建立的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新生代相对分辨率较高的年代地层格架,通过南海海域表层建立的浮游有孔虫含量与水深的定量关系,辅以古生态、成因相及特征沉积构造分析和反射地震剖面的海岸上超分析,编制了海平面变化曲线。识别出包含三个完整二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和半周期的海平面上升旋回。海平面变化幅度在0~200m之间。海水最深的时期在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以及上新世早期,与Haq曲线较为吻合。

澳大利亚北波拿巴盆地东北部侏罗纪古地貌及沉积相特征
吴嘉鹏,王英民,万丽芬,黄志超,周兴海,马哲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59-65.  
摘要 ( 178 )     PDF( 214 )

利用二维地震和钻井、测井资料探讨了北波拿巴盆地东北部侏罗纪各时期的古地貌和沉积相特征。整个侏罗纪时期,研究区整体处于裂陷作用的构造环境,发育由陆相至海相的5 个三级层序。早侏罗世早期的古地貌主要受控于北西向构造格局,沉积中心主要是北西走向的凹陷和向斜。早侏罗世晚期开始,北东向构造开始发育,同时盆地整体剧烈沉降,北西和北东走向的构造单元发生切割和冲突,导致其内部的构造分区十分零碎。中侏罗世末期盆地北部发生大面积抬升形成Callovian 不整合,之后的构造活动比较稳定,同时北东向构造基本形成,研究区进入缓慢拗陷时期。在此构造演化背景下,北波拿巴盆地东北部在早—中侏罗世主要是陆相的河流相和冲积扇沉积,中侏罗世主要是海陆过渡相的扇三角洲和三角洲沉积,而晚侏罗世则主要是浅海和滨岸沉积。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岩溶成因类型
徐微,蔡忠贤,林忠民,贾振远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66-72.  
摘要 ( 165 )     PDF( 204 )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的阿克库勒凸起上。该凸起自加里东中晚期到海西早期的多次构造抬升运动使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长期出露于地表,受到强烈的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该地区还经历了加里东中期海侵和石炭纪海侵以及二叠纪火山作用。以塔河油田主体区内11口井的33份砂泥质充填物为基础样本,作了硼、矾、镓、铷等微量元素和包裹体分析等地球化学的研究,证实研究区内以大气淡水岩溶作用为主,存在后期的淡水-海水混合岩溶作用和热水岩溶(溶蚀)作用。大气淡水岩溶纵向上主要分为三个带,溶洞充填物的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揭示其呈上老下新的时序性。海水入侵所改造的为浅层第一、二个岩溶带,热水岩溶(溶蚀)改造的为深部第三个岩溶带。

四川盆地雷口坡末期古岩溶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龙岗地区雷口坡组四3段为例
辛勇光,谷明峰,周进高,倪超,宫清顺,王小芳,吕玉珍,郝毅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73-78.  
摘要 ( 171 )     PDF( 195 )

四川盆地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雷四3段发育一套风化壳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储层似层状成规模分布。古岩溶作用以表生裸露期风化壳岩溶作用为主,受古地质背景和风化壳岩性组合影响,古岩溶特征主要表现为:溶蚀时间较短,溶蚀作用较弱,充填作用及膏溶作用较强。在研究区内风化壳岩溶作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它对储层既有建设性作用又有破坏性作用。

勘探评价
川东建南地区石炭系地震储层预测
秦军,陈晓宇,刘超,易晶晶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10-16.  
摘要 ( 171 )     PDF( 252 )

川东建南地区上石炭统黄龙组残余厚度一般在0~30m,岩性以白云岩、石灰岩和角砾岩为主,且以前两类的储集物性较好。白云岩类是工区石炭系最重要的储集层,在白云岩类储层中又以针孔白云岩最好;石灰岩类储层中以 角砾状灰岩较好。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所作的属性定量分析、波阻抗反演及厚度预测等储层预测工作表明,黄龙组储层较围岩具有高阻抗的特点,其中物性最好的针孔白云岩表现为高阻抗背景下的低阻抗特征,物性较差的角砾白云岩表现为高阻抗特征。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发现,当地震剖面存在双强相位(双轨特征)时,黄龙组地层存在,而当地震剖面呈现单轨特征时,则黄龙组地层不存在;地震振幅强弱与黄龙组厚度密切相关。利用地震属性及波阻抗反演技术同时预测储层厚度,其结果与实钻结果相当吻合。

塔河油田十二区奥陶系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阳生国,王顺玉,明爽,邵晓州,吴小华,丁勇,陈红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17-22.  
摘要 ( 229 )     PDF( 1258 )

塔河油田十二区奥陶系油藏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油气水分布规律复杂。对原油的物理性质、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油水界面等的分析表明,区内主要为高黏度、含蜡、高含硫的超重质原油。平面上密度分布呈西部和东部低、中部高的特点;纵向上原油密度与深度关系不大。高产油区多沿主断裂带分布。油水界面不统一,但从东向西随中奥陶统顶面的降低而降低。认为该区油气分布不受现今构造位置高低的控制,而是受区域构造背景、断裂带的分布、储集层的发育程度、成藏演化过程以及不整合面等因素综合控制。

塔河油田十二区奥陶系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阳生国,王顺玉,明爽,邵晓州,吴小华,丁勇,陈红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17-22.  
摘要 ( 157 )     PDF( 233 )

塔河油田十二区奥陶系油藏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油气水分布规律复杂。对原油的物理性质、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油水界面等的分析表明,区内主要为高黏度、含蜡、高含硫的超重质原油。平面上密度分布呈西部和东部低、中部高的特点;纵向上原油密度与深度关系不大。高产油区多沿主断裂带分布。油水界面不统一,但从东向西随中奥陶统顶面的降低而降低。认为该区油气分布不受现今构造位置高低的控制,而是受区域构造背景、断裂带的分布、储集层的发育程度、成藏演化过程以及不整合面等因素综合控制。

西非海岸盆地群形成演化及深水油气田发育特征
冯国良,徐志诚,靳久强,范国章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23-28.  
摘要 ( 315 )     PDF( 424 )

西非海岸盆地群的形成演化受非洲板块构造演化和大西洋张裂的控制,总体上可以分为前裂谷阶段、裂谷阶段和后裂谷阶段。沿岸15 个主要盆地从北往南可细分为5 段,分别为北段盐盆、中段盆地、尼日尔三角洲、中南段 盐盆、南段盆地。深水油气田主要发育于后裂谷阶段的上白垩统和第三系海退层序中,以油田为主。在尼日尔三角洲 和中南段盐盆的下刚果盆地,所发现的油气田个数及可采储量均比较集中,个数占西非深水油气田总个数比例分别 为55%和29%,占总可采储量的比例分别为48%和41%。烃源岩主要有裂谷阶段下白垩统的湖相烃源岩,后裂谷阶段 上白垩统、第三系的海相烃源岩。绝大多数储层为浊积岩储层,类型以深水水道砂岩为主,其次为席状砂储层和砂质 碎屑流储层。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其次为构造圈闭,另外还有地层-岩性圈闭,其所占比例较小。盐构 造和泥岩塑性变形构造总体上控制了西非深水区大多数复合圈闭和构造圈闭的形成。

西非海岸盆地群形成演化及深水油气田发育特征
冯国良,徐志诚,靳久强,范国章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23-28.  
摘要 ( 172 )     PDF( 166 )

西非海岸盆地群的形成演化受非洲板块构造演化和大西洋张裂的控制,总体上可以分为前裂谷阶段、裂谷阶段和后裂谷阶段。沿岸15 个主要盆地从北往南可细分为5 段,分别为北段盐盆、中段盆地、尼日尔三角洲、中南段 盐盆、南段盆地。深水油气田主要发育于后裂谷阶段的上白垩统和第三系海退层序中,以油田为主。在尼日尔三角洲 和中南段盐盆的下刚果盆地,所发现的油气田个数及可采储量均比较集中,个数占西非深水油气田总个数比例分别 为55%和29%,占总可采储量的比例分别为48%和41%。烃源岩主要有裂谷阶段下白垩统的湖相烃源岩,后裂谷阶段 上白垩统、第三系的海相烃源岩。绝大多数储层为浊积岩储层,类型以深水水道砂岩为主,其次为席状砂储层和砂质 碎屑流储层。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其次为构造圈闭,另外还有地层-岩性圈闭,其所占比例较小。盐构 造和泥岩塑性变形构造总体上控制了西非深水区大多数复合圈闭和构造圈闭的形成。

东尼日尔盆地 Tenere 坳陷上白垩统海相烃源岩评价及勘探潜力
刘邦,潘校华,万仑坤,毛凤军,刘计国,程顶胜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29-34.  
摘要 ( 253 )     PDF( 496 )

东尼日尔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要新生代裂谷盆地。Tenere坳陷位于盆地西北部,包括西部凹陷、东Ⅰ凹陷和东Ⅱ凹陷。对Saha-1井上白垩统岩屑样品的分析揭示,干酪根显微组分以不发荧光或弱荧光的无定形体 为主,岩石抽提物中C29甾烷优势明显,说明该井上白垩统泥岩有机质输入以陆源植物为主。岩石热解分析表明上白垩 统Yogou组泥岩大多数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以Ⅱ2-Ⅲ型为主,Donga组泥岩大部分为差—中等烃源岩,以Ⅲ型为 主;岩石热解峰温指示烃源岩成熟门限深度为2300 m左右。生烃史模拟显示,Saha-1井Yogou组泥岩尚未开始生烃, Donga组在白垩纪末期开始生烃,下部已进入生气阶段。综合研究认为Tenere坳陷的西部凹陷勘探潜力较大,而东Ⅰ凹 陷和东Ⅱ凹陷潜力有限。

东尼日尔盆地 Tenere 坳陷上白垩统海相烃源岩评价及勘探潜力
刘邦,潘校华,万仑坤,毛凤军,刘计国,程顶胜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29-34.  
摘要 ( 155 )     PDF( 196 )

东尼日尔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要新生代裂谷盆地。Tenere坳陷位于盆地西北部,包括西部凹陷、东Ⅰ凹陷和东Ⅱ凹陷。对Saha-1井上白垩统岩屑样品的分析揭示,干酪根显微组分以不发荧光或弱荧光的无定形体 为主,岩石抽提物中C29甾烷优势明显,说明该井上白垩统泥岩有机质输入以陆源植物为主。岩石热解分析表明上白垩 统Yogou组泥岩大多数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以Ⅱ2-Ⅲ型为主,Donga组泥岩大部分为差—中等烃源岩,以Ⅲ型为 主;岩石热解峰温指示烃源岩成熟门限深度为2300 m左右。生烃史模拟显示,Saha-1井Yogou组泥岩尚未开始生烃, Donga组在白垩纪末期开始生烃,下部已进入生气阶段。综合研究认为Tenere坳陷的西部凹陷勘探潜力较大,而东Ⅰ凹 陷和东Ⅱ凹陷潜力有限。

盆地·构造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带类型及其复式油气藏(田)初探
杨津,刘迪,吴红华,杨克绳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 (1): 1-9.  
摘要 ( 378 )     PDF( 349 )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具有四大类型有利油气成藏构造带包括前陆带、中央隆起带、凹陷背斜带和斜坡构造带。前陆带还可分为前陆隆起带、前陆逆冲断裂带及前陆逆冲前锋带三个亚类。这些构造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构成了在垂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复合连片,形成不同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前陆带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北缘、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南缘、吐哈盆地北缘、酒泉盆地南缘以及柴达木盆地北缘;中央隆起带仅在塔里木、准噶尔两个盆地发育;凹陷背斜带的典型实例为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部的英南构造带,另外还包括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哈德逊东河砂岩不整合超覆尖灭带和准噶尔盆地漠区坳陷的莫西断鼻等;斜坡构造带以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斜坡构造带为代表,它由地层不整合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形成复合构造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