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收录数据库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 美国《石油文摘》(PA)
  • 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在线人数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2期 Previous    Next
沉积·储层
亚洲特提斯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聚集地质特征 亚洲特提斯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聚集地质特征
丘东洲1,谢洲1,李晓清2,黄福喜3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41-51.  
摘要 ( 180 )     PDF( 452 )

亚洲特提斯域油气在地理上主要分布于西亚段南带,其次为西亚段北带、东南亚段中带,再次为中亚段。对古、中、新特提斯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作了分析研究,并编制了相关的岩相古地理图。认为油气分布在盆地类型上主要与前陆盆地、克拉通边缘盆地相关,盆地形态主要与台地、环形坳陷、线形坳陷等沉积—构造环境相关,其成烃物质的沉积原构造环境多位于古赤道与45毅古纬度之间。提出盆地保存是盆地油气评价的先决条件。指出了亚洲特提斯域南带、中带和北带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勘探评价
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三): 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相及发育的控制因素
梁狄刚1,郭彤楼2,边立曾3,陈建平1,赵喆1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1-19.  
摘要 ( 222 )     PDF( 317 )

南方研究区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四套区域性古生代海相烃源岩可划分为7 种有利沉积相院即深水泥质陆棚相、深水热水陆棚相、深水碳酸盐岩陆棚相、深水硅磷质台凹相、海湾澙湖相、近海湖盆沼泽相、前三角洲相。四套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生物相图反映出这些相都不同程度与大洋相通。从早寒武世到晚二叠世,烃源岩的相类型向多样化发展。受都匀、东吴运动影响,有利相带的分布范围由大到小出现两个旋回。南方海相烃源岩的发育受板块运动、板内活动、三大古隆起、四个转换期、沉积—生物相等五个因素的控制。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模式可概括为深水陆棚—底栖藻席模式,其特点是底栖藻类发育,沉积表面氧化而埋藏环境还原,并以此区别于已有的三种形成模式。研究区北面的秦岭洋,南面的华南洋(Pz1)、八布洋(Pz2)伸入扬子克拉通内部形成的不同时期“海湾体系”,是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摇篮,可作为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

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影响因素
倪春华,周小进,王果寿,杨帆,刘运黎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20-23.  
摘要 ( 202 )     PDF( 241 )

影响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因素主要为有机质来源、生物生产率以及沉积 环境,其次是矿物岩石作用和沉积速率,其他因素还包括微量元素、物理化学作用、保存条件和演化程度等。以甲藻、颗石藻等浮游藻类为有机质来源的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往往很高,TOC一般大于1%。在高生物生产率海洋区域,海相有机质具有很高的富集程度。海相烃源岩大多形成于弱碱性水、咸水以及弱水动力的还原环境。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探明储量分布特征
谢锦龙1,2,黄冲2,王晓星2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24-30.  
摘要 ( 176 )     PDF( 247 )

通过对我国1465 个碳酸盐岩油气藏(或储量计算单元)探明储量的统计分析 研究,提出了”生储组合分类法”,并把这些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湖相型、海生海储型、新生古储型和新生新储型四类。石油地质储量以海生海储型和新生古储型为主,分别占碳酸盐岩油气藏石油总储量的40.11%和37.12%;天然气地质储量则以海生海储型独占绝对优势,占碳酸盐岩油气藏天然气总储量的93.28%。从油公司、盆地、层系、埋深以及油品等多角度进行了探明储量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各种分布规律。

勘探实例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十一: 四川盆地五百梯石炭系气田的勘探与发现
沈平1,徐人芬2,党录瑞2,左云安2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71-78.  
摘要 ( 174 )     PDF( 209 )

五百梯石炭系气田位于重庆市开县和四川省开江县境内,是一个具有统一气水 界面的大型整装气田。气田发现于1989年,探明地质储量为539.88×108m3(1993年)。石炭系气藏的气体来源于下伏志留系,为低含硫低含二氧化碳的优质干气。储层沉积相主要为海湾浅滩微相,有形成粒屑白云岩的有利条件,沉积物间歇性暴露水面,后生成岩变化作用彻底,溶孔发育。气田构造处于四川盆地开江古隆起东侧斜坡带,遭受剥蚀程度的不均匀性使局部区域石炭系缺失,由此形成大型构造-地层复合圈闭。论述了气田勘探和发现的历程及石炭系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总结了取得勘探突破的实践与认识。

勘探技术
近海陆架盆地优质烃源岩的测井评价展望
周建林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52-58.  
摘要 ( 197 )     PDF( 243 )

优质烃源岩的分布对油气成藏具有控制意义,在潜在烃源岩发育层段中找出 优质烃源岩,是进一步提高我国近海盆地油气勘探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海上勘探取岩心困难,制约了对烃源岩的优选。目前已建立了利用测井信息评价烃源岩的方法,并在陆上的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和柴达木盆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我国近海盆地与这些陆上盆地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所建立的测井评价方法也将同样适用。已知东海、珠江口、莺歌海以及渤海等浅海盆地的烃源岩非均质性都比较严重,在厚度巨大、分布很广的暗色泥页岩中找出优质烃源岩,将有效提高我国近海盆地的油气勘探成功率。

微相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中的运用
向雷,张哨楠,丁晓琪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59-66.  
摘要 ( 151 )     PDF( 263 )

以科学合理采出的岩心或露头样品中所获得的微相标志,可提供古水深的线 索。微相标志可以有效识别作为建立碳酸盐岩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基础的陆上暴露面、淹没不整合面、初次海泛面以及最大海泛面等层序界面,还可以识别和解释多种类型的准层序。

孔隙铸模法在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微观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范鹏1 ,董兆雄2,3,李君4,何江3,孙健5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67-70.  
摘要 ( 170 )     PDF( 145 )

联合使用扫描电镜、超长焦距连续变焦视频显微镜以及偏光显微镜等微观实 验研究仪器设备,并结合相应样品的压汞资料分析,应用孔隙铸模法研究了川南—黔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几种代表性碳酸盐岩的孔隙微观结构。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扩溶粒间孔、粒内溶蚀孔、晶间孔,形状主要有规则近等轴状、三角形或多边形、星点状以及”Y”状等,以片状、弯片状喉道为主。孔隙密集分布的区域呈“斑点”状出现,”斑点”之间缺少喉道连通,彼此呈”孤岛”状出现。不同沉积成岩环境中形成的岩石孔隙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盆地·构造
中亚地区阿拉伊盆地构造地质特征与油气条件分析
郇玉龙1,2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31-36.  
摘要 ( 157 )     PDF( 351 )

阿拉伊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带北缘, 是在古生界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山间盆地,紧邻我国西部塔里木盆地。自中生代至新生代经历了陆表海沉积期、类前陆盆地期、山间盆地发育期、拗陷期、定形期等5个演化阶段,具有海陆交互、沉积多变、多期叠加、断-拗转换的性质。生储盖匹配良好;烃源岩为古近系、白垩系和中—下侏罗统的海相与潟湖相泥岩、石灰岩和泥灰岩;主要油气储集层为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和砂砾岩储层;多套泥岩、膏岩和泥灰岩为区域性和局部盖层;褶皱构造发育,以背斜、断块、断鼻等构造为主。盆地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残留盆地及其油气保存问题
付孝悦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2): 37-40.  
摘要 ( 191 )     PDF( 166 )

残留盆地的最本质特征是流体动力体系的改变,即由原型盆地承压流体(压实流体)转变为静压流体动力体系。残留盆地的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评价的关键,虽然与多重因素有关,但主要取决于后期构造运动改造的强度,即与盆地的残留和保存程度密切相关。应用流体的压力体系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关指标可直接对残留盆地油气保存条件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