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收录数据库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 美国《石油文摘》(PA)
  • 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在线人数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3期 Previous    Next
沉积·储层
济阳坳陷石炭系—二叠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张关龙1,2, 刘文汇1,郑冰1,张庆龙2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3): 1-9.  
摘要 ( 757 )     PDF( 329 )

石炭纪—二叠纪海陆交互沉积背景下发育的碎屑岩是济阳坳陷主要的储集岩。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微观分析研究表明,储层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及裂缝形成作用等。依据残留地层叠置样式及埋藏史,结合古地温、有机质热演化参数、黏土矿物转化序列、自生矿物以及成岩事件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将储层划分为古最大埋深等于现今埋深、古最大埋深大于现今埋深两种成岩阶段类型,前者处于中成岩B 阶段和晚成岩阶段,后者处于中成岩A 阶段和B阶段。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导致储层具有多变的成岩环境及复杂的成岩演化序列,并控制了储层的成岩演化史、孔隙演化史及储集性能。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黄道军1,2, 文彩霞2, 季海锟2, 王彦卿2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3): 10-18.  
摘要 ( 348 )     PDF( 198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岩石类型以含膏模孔的细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溶孔,溶孔的充填程度及类型决定了储层物性的好坏。充填物类型决定储集空间的好坏,方解石充填对储集空间破坏性较大,但充填白云石由于其自身晶粒较粗,发育晶间孔,对储集空间具有建设性作用。对盆地东部风化壳储层发育的表征形态及孔洞充填物的硫同位素、化学成分、激光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特征的分析表明,盆地东部岩溶孔洞中充填的方解石主要形成于裸露风化期,而白云石则是埋藏期压释水岩溶的产物,提出中深埋藏期的压释水岩溶是有利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勘探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赋存特大型古生界天然气田的地质依据
李春光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3): 19-30.  
摘要 ( 312 )     PDF( 247 )

陕北斜坡带到目前为止发现并探明了靖边、榆林、苏里格、乌审旗、米脂、神木、子洲和大牛地8个含气单元,这些含气单元合并暂称为”麒麟沟气田”。如果将这些含气单元五套含气层系的约41800km2含气范围作为一个特大型气田的含气面积,其测算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40000×108m3。这个有希望成为特大型天然气田的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即稳定的克拉通型盆地为古生代天然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提供了保障作用。该特大型天然气田所处的构造部位沉积稳定,构造活动平缓,没有断层切割的破坏,使石炭系、二叠系高温高压煤系气源岩生成高异常压力的烃类气体,在向气源岩内和它上、下多层系储集层运移和充注过程中,将原储集层中的沉积水排出并充满一切可以充满的储集空间,最终形成多层系储层含气并基本连片分布的特大型天然气田。以地质的、流体的和地球化学的等多种资料为依据,探讨了特大型天然气田的形成条件和成藏机制。

克拉玛依六区—九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岩性识别与岩相划分
张明玉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3): 31-36.  
摘要 ( 283 )     PDF( 174 )

根据克拉玛依石炭系火山岩岩屑录井描述、岩心薄片鉴定、常规测井资料,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火山岩对测井参数的敏感性和响应特征,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常规测井参数与不同类型火山岩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电阻率、自然伽马与岩性关系图版。进一步研究了六区—九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岩性、岩相特征、分布规律及与含油性的关系,为今后此类油藏的岩性识别与岩相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油气运移、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
曲江秀,查明,高长海,张宗峰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3): 37-45.  
摘要 ( 300 )     PDF( 264 )

通过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烃地球化学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指出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的油气主运移方向是由北边的生油凹陷(歧口凹陷)向南(埕北断阶带)运聚和由西边的生油凹陷(歧南凹陷)向(北)东(张东地区、关家堡地区和埕海地区)运聚。利用流体包裹体、生排烃法、饱和压力法等方法技术,认为存在两个充注期:古近纪东营末期和新近纪明化镇末期—第四纪。结合输导体系研究成果,提出了4 种油气成藏模式:沿连通砂体—不整合面侧向运聚成藏模式、沿断层垂向运聚成藏模式、沿连通砂体(不整合面)—断层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源内砂岩透镜体运聚成藏模式。

讨论·探索
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双重属性”初探——以安徽南陵—无为地区浅水台地相碳酸盐岩为例
曾艳涛1,2,文志刚1,2,杨立国3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3): 73-78.  
摘要 ( 378 )     PDF( 372 )

普遍认为海相烃源岩的生烃母质以菌藻类为主,有机质类型好,其生烃潜力也高。新的研究认为这一观点有待商榷。南陵—无为地区上古生界和中生界海相地层烃源岩有机质表现出野双重属性”:反映母质来源的评价指标干酪根镜下鉴定和碳同位素组成显示为腐泥型特征,有机质类型好;而反映生烃能力的评价指标干酪根元素比和岩石热解等参数则表现出其生烃潜力整体只相当于Ⅲ型有机母质的水平。对于海相烃源岩不能一概以生源优劣来直接代替有机质的生烃能力。认识到腐泥型的有机质成烃降解率并不总是很高,这对于客观地评价浅水台地环境沉积的碳酸盐岩生烃潜力是非常重要的。

盆地·构造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含油气盐盆地构造背景及油气地质特征分析
刘祚冬,李江海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 (3): 46-52.  
摘要 ( 317 )     PDF( 217 )

西非被动边缘含油气盐盆地包括西非安哥拉—喀麦隆段的加蓬盆地、下刚果盆地、宽扎盆地等。认为这些盐盆地从构造、沉积相、油气分布上都具有垂向上的分段性。盆地演化受控于石炭纪末泛大陆裂解及随后南大西洋的张开。盆地演化划分为前裂谷阶段(J3 前)、同裂谷阶段(J3—K1)、过渡阶段(K1)和后裂谷阶段(K2—Q)。由于Tristan热点活动以及热带干旱气候的相互作用,过渡阶段发育厚层阿普特阶盐层,将盆地分为盐上、盐下两套油气系统,控制了油气纵向上的分布。盐盆地以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特富湖相Ⅰ型烃源岩、森诺曼阶—赛诺统缺氧环境下形成的Ⅱ型海相烃源岩为主要源岩;大型深水浊积扇体为储层,油气通过同生断层及盐窗等疏导通道运聚至构造圈闭、盐层顺层滑脱引起的拱张圈闭以及一些岩性圈闭中,这些有利的成藏条件相匹配形成了巨大规模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