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收录数据库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 美国《石油文摘》(PA)
  • 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
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在线人数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3期 Previous    Next
勘探评价
塔中I号气田TZ83井区环状断溶体储层发育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韩 杰1 ,袁 源 1 ,肖春艳 1 ,李相文 2 ,汪 鹏 1 ,赵 红 1
海相油气地质.2020,25 (3): 234-242.  
摘要 ( 598 )     PDF( 303 )

TZ83井区鹰山组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是塔里木盆地塔中I号气田奥陶系大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重 要组成部分。通过井-震标定、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利用曲率、相干和波阻抗等地震属性识别研究TZ83井区环状断溶 体储层。研究表明:①环状断溶体储层主要发育于鹰山组一段—良里塔格组五段,为环状洞穴层;②加里东中期广泛 发育的不整合岩溶形成了环状断溶体的雏形,加里东晚期—海西期形成的X剪切断裂控制了环状断溶体储层发育的 规模;③油气分布主要受环状断溶体储层发育规模的控制,可划分为3个相对独立的油气藏,这3个油气藏的硫化氢 含量、气油比和开发特征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指出TZ83井区环状断溶体是在弱走滑条件下受X剪切断裂影响 而形成,储层发育具有选择性、受控性、继承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这与塔里木盆地其他地区受大型区域性走滑断裂 控制的断溶体,在储层形成机理及油气分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顶底板封闭性对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差异富集的影响
崔 哲1,2 ,杨 威 1,2 ,王乾右 1,2 ,左如斯 1,2 ,蔡剑锋 1,2 ,崔政 吉力 1,2 ,徐 亮 1,2 ,李 兰 1,2 ,顾小敏 1,2
海相油气地质.2020,25 (3): 243-252.  
摘要 ( 513 )     PDF( 38929 )

在对6条野外剖面共6组顶底板样品进行高压压汞分析、排替压力测试及突破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开展了四 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顶底板封闭性及其对页岩气差异富集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五峰组—龙马溪 组顶底板岩性致密,均表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②顶板样品排替压力分布在 11.027~16.677 MPa之间,平均为 13.637 MPa;底板排替压力大多分布在13.766~13.798 MPa之间。③顶板突破压力为5~33 MPa,不同地区顶板突破 压力差异性较明显;底板突破压力在21~42 MPa之间,普遍大于顶板突破压力,具有好的封闭性。④排替压力、突破 压力与孔渗均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含气量与顶板微观封闭参数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与底板微观封闭参数具有一 定的正相关性。⑤相比于底板,顶板的微观封闭能力更能影响页岩气的垂向散失,不同地区顶板微观封闭能力的差 异性导致了页岩气的差异富集。初步建立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3大类、9项参数的顶底板封闭性评价参数 指标体系,可依据其对顶底板封闭性做出较为准确和合理的评价。

涪陵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
弓 义1 ,李天宇 1 ,吴凯凯 1 ,包汉勇 2 ,王 进 2 ,金爱民 1 ,楼章华 1 ,李梦瑶 1
海相油气地质.2020,25 (3): 253-262.  
摘要 ( 479 )     PDF( 337 )

保存条件是影响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综合利用地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涪陵页岩气田的 盖层和顶底板特征、流体压力特征和构造特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重点对影响页岩气保存的主要指标进行了研 究,对涪陵页岩气田保存条件的平面差异性进行定量-半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多套区域盖层,其中以 中志留统小河坝组—韩家店组盖层分布最广,封闭能力最佳;页岩气层顶底板条件较好,为典型的“上盖下堵”型;研 究区除具有良好的区域盖层和顶底板封闭性能外,还存在一定的泥页岩层的自身封闭作用。根据五峰组—龙马溪组 地层变形和断裂发育情况,以石门—金坪断裂带为界把研究区划分为东带和西带,东带地层压力较低,构造变形和断 层发育程度均高于西带,整体上西带保存条件好于东带。含气泥页岩所在的中构造层可分为9种主要局部构造样 式、5类构造变形,对不同构造变形区块的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构造稳定型的焦石坝箱状背斜、江东斜坡 保存条件最好,较稳定型的平桥断背斜次之。

勘探技术
珠江口盆地番禺地区珠江组沉积前古地貌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戴 宗1 ,衡立群 1 ,孙润平 1 ,王亚会 1 ,罗东红 1 ,刘太勋 2 ,刘可禹 2 ,张青青 2
海相油气地质.2020,25 (3): 269-277.  
摘要 ( 535 )     PDF( 444 )

利用地震、测录井、分析化验资料,在后期构造影响去除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去压实校正、古水深校正等因 素,对珠江口盆地番禺地区珠江组沉积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并通过沉积正演模拟,分析了古地貌对珠江组沉积的影 响。研究表明:采用钻井井深校正后的目标层顶底构造面求取地层真厚度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操作更简便,井震结 合后恢复的结果更准确;分不同岩性恢复压实能够更准确地恢复目标层的原始地层厚度。研究区珠江组沉积古地貌 表现为东北及东部高,西南及南部低,整体上起伏平缓,古地貌的微型起伏特征控制着珠江组浪控辫状河三角洲的微 相分布。当古地貌参数与实际恢复结果一致时,沉积过程模拟的岩性类型平面展布能够较好地与沉积地层相匹配。

成果专栏
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沉积特征及储层分布规律
郝 毅1,2 ,谷明峰1,2,韦东晓1,2,潘立银1,吕玉珍1,2
海相油气地质.2020,25 (3): 193-201.  
摘要 ( 514 )     PDF( 377 )

近年来川西北、川中二叠系栖霞组油气勘探获得一系列突破,揭示了栖霞组广阔的勘探潜力。 基于近几年的钻井、野外露头尧测井、地震及微区多参数实验分析数据等资料,对四川盆地栖霞组沉积储层的关键地质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①栖霞组沉积受到川中古隆起残余地貌控制,其中古隆起大部分地区发育浅缓坡,古隆起东缘呈“S”形,向东南方向逐渐演化为中要深缓坡,古隆起西缘地貌最高,是台缘带发育的基础。 ②川西地区栖霞中晚期发育右倾的“L”形弱镶边台缘带,向东北延伸至广元地区,向西南延伸至峨眉山地区;台缘带向西突变为广海,向东则渐变为碳酸盐缓坡。③晶粒白云岩是栖霞组最主要的储集岩,是在准同生期富镁流体渗透回流作用下逐渐形成的,经历埋藏环境调整改造后定型。 ④优质白云岩储层受沉积相带、层序界面、微古地貌等因素控制,其中厚层晶粒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川西广元—江油以及雅安—峨眉山一带,中—薄层晶粒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川中南充—磨溪要高石梯一带。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特征及储层主控因素
郝 毅1,2 ,姚倩颖 1,2 ,田 瀚 1,2 ,谷明峰 1,2 ,佘 敏 1,2 ,王 莹 1,2
海相油气地质.2020,25 (3): 202-209.  
摘要 ( 542 )     PDF( 981 )

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薄片等宏观及微观资料,对四川盆地茅口组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储层类型、 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以下认识:①茅口组沉积已不再受加里东期古隆起控制,沉积格局更多 是受到峨眉地裂运动造成的北西-南东向断层的影响;②茅口组主要发育碳酸盐缓坡、斜坡及盆地3个主要相带,其 中茅口组中晚期高位域发育的浅水缓坡高能滩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③茅口组主要发育孔洞-孔隙型白云岩和岩溶 缝洞型石灰岩2类储层,高能生物碎屑颗粒滩是茅口组2类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早期白云石化作用是白云岩储层得 以保存的关键因素,而构造运动及古岩溶作用是石灰岩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④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在雅安—乐山 以及盐亭—广安地区,岩溶缝洞型石灰岩储层在全盆地均可见,但在泸州—开江古隆起范围内最为发育。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沉积储层研究进展
王 鑫1,2,辛勇光1,3, 田 瀚1,3, 朱 茂1, 张 豪1,3, 李文正1,3
海相油气地质.2020,25 (3): 210-222.  
摘要 ( 530 )     PDF( 507 )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还未发现规模连片的油气田群,勘探陷入困境,关键问题是其储层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利用最新的油气勘探成果和丰富的基础资料,从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入手,系统梳理和分析了中三叠统的地层分布、沉积与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盆地内存在中三叠统天井山组(亦称“雷口坡组五段”),为中三叠统重要的有利勘探层系之一;②微生物岩为雷口坡组重要的碳酸盐岩类型,具有规模发育和形成规模有效储层的潜力;③准同生期的白云石化和岩溶作用、表生期的岩溶作用是雷口坡组储层成孔的主要控制因素,早埋藏期酸性成岩环境和埋藏期溶蚀作用及构造裂缝是孔隙保持和改善、改造的关键因素;④古隆起周缘的风化壳岩溶分布带、准同生岩溶作用叠加表生岩溶改造的微生物岩与颗粒滩分布带为有利储层发育区带。

讨论·探索
川西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斑马构造白云岩形成机理——以宝兴五龙剖面为例
赵 金1 ,冯明友 1 ,沈安江 2 ,文 龙 3 ,徐 亮 3 ,王兴志 1 ,刘小洪 1
海相油气地质.2020,25 (3): 223-233.  
摘要 ( 453 )     PDF( 42659 )

以四川盆地西南部宝兴五龙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斑马构造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应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手 段对其成因开展综合分析。研究区内斑马构造白云岩主要发育于栖霞组一段上部,斜交或平行层面分布。斑马构造 暗带、亮带分别由具残余组构的粉—细晶白云石及中—巨晶鞍状白云石组成,阴极发光分别呈暗红、亮红色,指示晶 体生长空间及流体交代过程的元素差异性。斑马构造亮带、暗带白云石有序度均较低,δ 18 O值负异常明显;暗带 的 87 Sr/ 86 Sr值处于或略高于同期海水范围,亮带明显较高的 87 Sr/ 86 Sr值指示了深部流体的影响;亮带、暗带均具有低 ∑REE含量及明显的Eu正异常。综合研究表明,川西南栖霞组斑马构造白云岩属埋藏期热液交代-结晶作用成因, 反映了热液流体持续供给下白云石结晶力与岩石抗张强度的动态平衡过程。斑马构造白云岩的形成历经3个阶段: ①热液流体沿基底断裂垂向运移,富镁流体顺层进入高孔渗地层并持续溶解-交代石灰岩而形成暗带白云石;②在白 云石结晶力大于岩石抗张强度情况下会产生破裂,从而形成一系列裂缝;③溶解作用结束后,裂缝流体中的离子沉淀 而形成亮带鞍状白云石。

盆地·构造
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中部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李飞跃, 杨海长, 杨东升, 郭 帅, 孙 瑞, 纪 沫, 赵 钊
海相油气地质.2020,25 (3): 263-268.  
摘要 ( 545 )     PDF( 273 )

长昌凹陷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部,是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区。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长昌凹陷中部复杂断裂的精细解释。根据断裂发育位置、组合形态、构造样式,结合区域应力特点的综合分析,认为凹陷中部发育2条NWW向的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早渐新世,受NW—SE向区域拉张应力的作用,发育主干伸展断裂;晚渐新世早期,受南海西南次海盆海底扩张的影响,区域张应力发生顺时针旋转,由NW—SE向转变为SN向,开始产生右旋走滑作用,导致形成一系列次级断裂;晚渐新世晚期—早中新世,长昌凹陷内基底断裂持续活动,同时受凹陷北部、南部2个刚性隆起阻碍作用增强的影响,走滑作用更加强烈,产生了大量的负花状构造。北部断裂带具有右行左阶的走滑性质,断裂带内发育挤压应力环境,断裂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南部断裂带具有右行右阶的走滑性质,断裂带内发育拉张应力环境,有利于油气运移。